大家都知道皿天全方罍 [li],这件青铜器高84厘米、重40公斤的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是商代皇家祭祀用的重要礼器,也是皇权的象征。
每一件国宝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皿天全方罍也不例外。
像皿天全方罍 [li]怎么读?皿天全方罍 [li]在湖南哪里被发现的?皿天全方罍 [li]是如何流入海外的?皿天全方罍现在放在哪个博物馆?等问题,探索君都会讲到。
下面探索君为大家说下皿天全方罍背后的历史故事。
皿天全方罍
皿天全方罍在湖南哪里被发现的?
那就是1922年的春天,在湖南桃源县漆家河镇,有一个姓杨的放牛娃,一大早上就牵着牛到村子附近的小河边吃草。
头天晚上刚刚下了一场暴雨,这个放牛娃就发现河岸上有个地方,被暴雨给冲塌了。
在新土里边露出一点黑得发亮的东西。
放牛娃跑过去一看,好像是块儿铜,于是他回来喊来了爸爸,爷俩一块儿把东西给弄出来了。
这是什么东西呢?不错这个正是皿天全方罍。
但是爷俩并不知道这是戴着盖子的青铜器,只知道这应该是个古董,可以换钱。
于是爷俩弄回家之后,便开始四处寻找买主。
这时有一个石姓的湖北商人,打听到桃源出了皿天全方罍,就到这个村子去寻访。
当石姓商人看到物件时,于是立马开价400大洋。
没想到姓杨的听到这个价格,肚子里开始打起了小九九。
买主开价这么爽快,看来这真是个宝贝,可不能卖亏了。
于是他把古董贩子留在家里,自己带着青铜器的盖子找到了当地学校的校长,把情况给校长说明之后,校长看了之后说出800大洋要买下。
这时老杨知道这个宝贝值大价钱,于是立马改主意不卖了。
石姓商人一看买卖就要泡汤了,花钱买不着就抢吧。
趁老杨没主意抱起青铜器就跑了。
一来二去还真让他跑掉了。
石姓商人连夜赶到省城之后,就立马开始找买家。
皿天全方罍被贩卖最后流入海外
他找到的买家是长沙的古董商人杨克昌,杨克昌一见到东西,首先是乐坏了,但是一转眼脸又沉了下来。
杨克昌对石姓商人说东西是件好东西,可是还有一个盖子吧。
你如果能把盖子找到,我出五万大洋收它石姓商人听到即高兴又着急。
东西是自己抢过来的,盖子在老杨手里啊,总不能回家找人家要吧。
想来想去,他想到一个办法。
团长周磐想黑吃黑
贩子回到桃源县托人联系上了国军驻桃源县的团长周磐,请他帮忙把盖子从老杨手里弄过来,并且许诺盖子到手马上付一万大洋作为感谢。
这周团长一听到有一万大洋立马来劲了,他带上几个大兵找到老杨,一番威逼利诱就把盖子弄到手里了。
不过盖子到了周团长手里之后,这周磐也改主意了。
一个盖子就值一万大洋,那整个东西值多少钱啊。
我不能只挣盖子钱,我得来个黑吃黑,把石姓商人给扣起来,搞到整件青铜器。
可是石姓商人也是个老江湖,善于察言观色,一看情况不对还,还没等石磐动手,他就脚底抹油溜了。
石姓商人回到长沙之后,也不敢再做什么发大财的美梦了,他以一万大洋的价格,把没有盖子的皿天全方罍,卖给了杨克昌。
之后杨克昌没有急用钱,就把皿天全方罍卖给了一个日本大阪的古董商人手里。
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皿天全方罍盖子
1949年那个想黑吃黑的国军团长周磐,在战场上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为了将功折罪把几十年前的旧事也交待了,并把皿天全方罍的盖子交给了省文管会,并写了一份坦白材料。
经过文物鉴定,这个青铜盖子正是皿天全方罍的盖子,属于极其珍贵的商代晚期的文物。
如果能找到器身那绝对是国家级的珍品。
可惜文物部门几经努力,还是没找到皿天全方罍器身的下落。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话说到2001年的春天,有一件事震动了整个中国文物界。
拨出专款使得皿天全方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文物拍卖会上,有一件神秘的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拍起了924万美元的天价。
这个价钱当时可是创造了中国古代文物在国际市场价格的新纪录。
这是什么青铜器呢?没错拍出天价的青铜器正是中国文物界苦苦寻找多年的皿天全方罍器身。
这样的国宝级文物不能让它一直流落海外啊。
皿天全方罍合二为一
在做了精心的准备之后,湖南省博物馆派专人到纽约,跟拍卖行以及买主进行了多次交涉。
2003年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购得了皿天全方罍的器身,使得身首分离将近一个世纪的国宝,终于重新合二为一,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终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
皿天全方罍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
这件国宝从出土之后,尽管历经波折和磨难,好在最后有了圆满的归宿。
到是那些想借着国宝发黑心财的人,从古董贩子到国军的军官,大多数没落下一个好下场,看来有些钱还真是不能挣的。